春节民俗考之二 U/Qag<
*UmR
m>=O
接一些不做主的“主” P*_}xb
◆裴子华 wU{>@
除夕的夜一般来的突然、猛烈。当你还在为来年的新年祝词搜肠刮肚时,一阵阵“炸雷”便由远迫近。当每一族、每一门户的老者们还在怀疑是否是哪个顽皮或不消的子孙们在恶作剧的时候,天便真的黑了。 % Z
k28Npr
在老家,天黑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全家聚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而是要先行孝道——迎接已故先人们的亡灵来“家”一起过年。天水农村,一般把这种仪式叫做“接主”或者“接纸。 Sg5vM:B./
>>99OXXC
“接主”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接在坟头;一种是接在庄头。坟头接主就是每个该接的先人坟头都要跑到,这样,接的时间势必得提前,如果坟茔散乱的话,得半天时间才能接完,因此不得不在三十日午后,就开始着手“接主”活动。坟头“接主”一般是全家族男丁挨次到该“请”的先人坟头烧一柱香,然后把所有的集合起来,拿到祠堂或“座主”的人家才算完。 x#
8nTYvc
7=LaJ;8-?
庄头“接主”的时间不能早,也不能太晚,一般在家里贴完“仙马”,讲究点的挂完红灯笼,然后把庭舍打扫干净后,等鸡上架、狗进舍夜幕降临后方可进行。之所以赶在天黑“接主”,估计是阴阳两界,像活着的人不善于走夜路一样,那些亡魂们对于白天的阳光心存胆怯之故吧。另外,这也是为什么先贴“仙马”,后收拾纸钱、香烛等一应“接应”先人回家享用香火等祭祀用品的原因所在:神、仙走了,已故的先人亡魂才敢在儿孙们的邀请下,大大方方、正儿八经的“回家”过年。 d vQ078x2
~78^K)fFI
“接主”是在族里的]“老者”的指导和主持下进行的。家族大的,一般都有专门的祠堂,小家小户先人们的灵牌、家谱等一般固定在一家或者兄弟、亲房间轮转。不管“主家”如何轮转,“老者”一般是固定的,那就是一个家族年纪最长,声望最隆的那个人。 +jHC[=|:_
[Ofca
“接主”的过程很简单,先聚齐了族里大大小小的男性,然后由“老者”带领众人在先人灵牌及其家谱前焚香跪拜,结束后端上香码盘,上致香、蜡、纸、烛头前开道,后面依次跟上兄、弟、子、侄。如果家族大了,到后面孙辈哪里,次序也就乱了,或前或后,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不一而足。 #!& mJ
]]Fh'G3
一行人走到庄头固定“接送”先人的地方,老者站定,后面的子孙们依次接转来灯笼、供桌等,然后徐徐放下“香码盘”,开始焚香下跪。等一干人等都跪下后,老者开始徐徐念叨:“……太爷、太婆,爷爷、婆……过年了,请列为先人回来,共享香烟……”。这期间,跪在后面的子孙们一般不会在意请到了谁,请不到谁,而是继续着在院子或者祠堂没有聊完的话题:“今年收成好不好?”“工资涨了没有?官升了没有?”等等。 }
)x3Z?
mL&d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