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 O8
作者:常亮 .7"yYAfv
+`qN8 HB_
%Bzkv[1
十五年前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几个宿舍的同窗曾经发生过一次大战:关于毛泽东主席和鲁迅先生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 0wwn>()<
T%07
<5f{E
~1X.L7#
同窗们主要分为两派:认为是好人的一派和认为是坏人的一派。 Fg VO]SpZ
d6l3ls
\:>Ij(vP4
认为是好人一派的主要观点是究于毛泽东和鲁迅对国家民族的贡献,认为是坏人的一派的主要观点居然是因为毛泽东找过三个老婆,鲁迅找过两个老婆,还有所谓毛泽东和他的私人医生的故事等等。尽管这种观点今天看起来会很可笑,但在当时我们确实不知如何驳倒对方,也许甚至觉得似乎对方也有一点道理。 Zmq\6
(1E2%_:
z>gQ1~a
当然今天是早就明白了,这涉及到一个思考级即思维方式的问题:点线思维。 bv`}S 2
T.b!Qa<aN
&T<#<k
点线思维是和结构思维(有时是系统思维)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即“从点到点、从点到线、从线到点、从线到线的不能系统全面看问题而是以局部、割裂、静止、表面的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式”。点线思维最大的缺点在于不能从全局的角度、系统的角度、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和看待问题,而停留于浅层的表象认知和分析,因而非常片面和短视。这是一种农耕社会和威权社会极为普遍的思维方式,和工业化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结构思维与系统思维相对应。 rVvBnw<`
"K~,[PgS
MP5hxWOIc
点线思维在我们的时代尤其是改革开放早期及文革的年代里是很普遍的(当然社会越落后越普遍)。比方说“以貌取人”,“点子公司”、“标王营销”、 “大跃进”、“文革批斗老革命、批斗知识分子”等,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无商不奸”、“商人唯利是图”等也属于这类。 K;
8!FN&
JuV@fuM
我们举一例来说明:点子公司。 .8jX+jh
< |